古代战船能搭载多少人-古代最先进的战船
海上天星定位技术连现代美国海军也没掌握,自然更会用。网友对此反应热烈,意见基本上分两派:一派网友认为古代中国厉害了,为过去强大的海上实力而感到自豪:另一派网友认为,不值得炫耀,一切都是过去的事情,现在强大才是真的强大。“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古为鉴,可知兴替;以人 为鉴,可明得失。”我写作的初衷,就是希望让大家明白,中国人也曾牛过,应该借鉴古代国家治理和发展经验,让现代中国尽早走上富强之路。面对列强,反复交涉,多次抗议,再三警告,都是无用的,会成为笑柄,乃实力不够强大的表现。
网络配图
这篇文章,接着上一篇,继续聊古代中国的海上实力,看看古代中国的大型、先进舰船什么样。
汉代的“巡洋舰”楼船——汉武帝曾七乘楼船巡海寻仙
先秦时代的楼船,到汉武帝时,已发展为巨型主力战船。
顾名思义,船大到可以在上面建高楼才叫“楼船”。据《史记·平準书》记载,楼船高十余丈,相当于今20几米;楼分三层,分别是叫“庐”、“飞庐”、“雀室”,其中雀室是瞭望指挥平台,方便观察水上敌情。
楼船还把城墙的防御设计理念带到楼船上。各楼层建筑起高约3尺的“女墙”,作为士兵的军事掩体,同时在墙体上开设相当于今机枪眼功能的“箭孔”,方便攻守。为了防止船体被击穿,在无没有现代军舰专用钢板的情况下,工程师在楼船的周边用坚硬的木板做出“战格”,关键部分再蒙上皮革,加强船身防护。
东汉时还出现了“十层赤楼帛兰船”,船的栏杆用精美的丝帛装饰,十分讲究;三国时吴国制造的楼船有五层,一次可载兵3000人。东汉时,战船种类和分功更多,作为主力战舰除楼船外,还有“斗舰”等;用于攻击,且具有防护性能的有“蒙冲”、“露桡”;用于前锋突击的有“先登”;侦察哨兵行动时,则乘坐“斥候”。元狩三年(公元前120年),汉武帝曾下令在当时的首都长安(今西安)城西南挖出方圆40里的昆明池,建造楼船,训练汉代水师,并以“楼船”命名了这支特种部队。
网络配图
如果要比喻的话,楼船是便是汉代的航空母舰,至少也是一艘巡洋舰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船。除了作战还可当豪华渡轮使用,与制造惨剧、首船便沉没的英国泰坦尼克号有一拼。汉武帝便曾以海上寻仙为名,七次乘坐楼船巡海。
隋炀帝“龙舟”仅一层就有160房间,唐“俞大娘船”载运何万
楼船本为作战而设计建造,由于体积太大,作为战船机动性能差,后渐失战斗性能,其建造技术被移植于非军事用途船舶的建造,变身为“观光船”。现代多层豪华客轮的最原始船形,就是这种楼船。
隋炀帝杨广乘坐的龙舟便采用了楼船的建造技术,共有四层,据元陶宗仪《说郛·大业杂记》,此龙舟比楼船还高,高达四十五丈;上面一层设有正殿、内殿、东西朝堂,周边是轩亭走廊,中间的第二层有160个房间,即所谓“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”,每个房间都装饰得金碧辉煌。
中国造船水平在唐宋时出现飞跃,许多船在今天看来也是航母级的超大型船舶,时人称之为“万斛之舟”。由于远洋活动不像现代活跃,好多超级大船都在内河、近海航行。据唐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,唐代有一种叫“苍舶”的大船,“长二十丈,载六七百人。”。相当于现代航母人员编制数量。但苍舶并非最有名,在唐代,长江上航行船舶中最出名的大船,是“俞大娘船”。当时船舶的航运能力一般“水不载万”,最大货船载八九千石。据宋王谠《唐语林》,在唐大历、贞元间出现的俞大娘船则载运过万,仅水手(船工)就有数百名,“居者养生、送死、婚嫁,悉在其间”,船上还开圃种植花卉蔬菜。为了丰富航行生活,解决长时间航行中的枯燥,这些大船上都会有似现代的娱乐活动,并有安排女服务员随船服务,即《唐语林》中所谓,“奏声乐,役奴婢”一说。
网络配图
宋代的“航母”木兰舟——“中积一年粮,豢豕酿酒其中”
到唐代,中国海上“丝绸之路”已完全开辟。阿拉伯商人苏莱曼,于公元851年东游印度、中国等国,后其在《东游记》中记述,唐代的海船特别巨大,港、波斯湾风高浪险,只有中国的海船能航行无阻,阿拉伯的货物都是装载在中国海船上,进行远洋贸易。
真正全面体现古代中国海上实力的,当是宋代。宋代设多处专门用来建造航海用船的大型船厂,比唐船型体更大的海船出现。1974年夏天在福建东南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,全船总长达35米,排水量至少在吨,载重200吨以上;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“南海一号”宋代海船,排水量可达600吨,载重近800吨。最后考证,这些沉船均是宋代进行海外贸易的远洋货轮。
宋人周去非撰《岭外代答》中“木兰舟”条记载,木兰舟是一种当年远航南海的远洋货轮,“舟如巨室,帆若垂天之云,柂长数丈。”这条船一次可以载几百人,船上储存一年的粮食。为了解决副食品供应,还在船上养猪酿酒,即所谓“一舟数百人,中积一年粮,豢豕酿酒其中”一说。这样的巨型航船,简直是一座浮动的海上小岛,除了武器装备和动力不同外,和今天的航空母舰能有什么区别?明代的“航母编队”郑和船队——人员编制比今最大航母多四五倍
网络配图
到了元明以后,中国的海上强国形象达到了顶峰,其中元代时是古代中国海上扩张最厉害时期。元政府利用南宋强大的海上力量,建立起了自己的海军(水军)部队。先后东征日本、进军占城、安南(今越南)、南击爪哇(今印尼爪哇岛)。其中东征日本时两次渡洋打到日本本岛,后因元世祖忽必烈病逝,元政府才放弃三征日本计划。至于明代的海上实力,一般读者都知道的,郑和“七下西洋”,为当时世界航海的一大壮举,比西方哥伦布航海要早87年,至今仍是一项世界纪录。郑和所率船队比今美国航母战斗群还庞大,有一次所率的大船便达62艘,船队人员总编制为27800人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航空母舰——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全员编制的四五倍。
郑和下西洋用船叫“大?宝船”。据《明史·郑和传》记载,大船长达四十四丈,明代营造尺一丈相当于现在3.2米,也就是说当时郑和的大船约长达140.8米,堪称“明代航母”,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这么大的船,同时代哥伦伦去美州乘的是三条排水量近百吨帆船,在当时的欧洲已是大船了,但与大?宝船相比,只能算是小小船。
明代的海上主力战舰是“福船”和“广船”,戚继光收拾倭寇、郑成功收复台湾用就是这种战舰。一直到清代中期,中国仍是海
古代长明灯?古代长明灯能亮多久
长明灯(Eternal Fire),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,一燃上,就不能吹灭,直到油尽、烛终自行熄灭,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风俗。中国君王陵墓中也会放置长明灯,希望可以犹如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。
只要有墓地的地方,便会出现盗墓贼,他们千方百计的盗取墓中的金银珠宝。很多人认为,在墓穴里面,与世隔绝,暗无天日。但是,事实并非如此,在大型墓穴中,往往会有微弱地光芒出现,而这光芒便是长明灯!
在中国历史中,长明灯是王侯将相死后墓地中的必备之品。神话故事中,长明灯的灯油是从于深海人鱼的体内提炼出来的,价格堪比黄金!
长明灯价格这么贵,为何要使用它呢?
网络配图
古代人有视死如视生的传统,人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做阴宅,君王尤其重视陵墓,作为死后的居所,他们也希望像他们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,因此也就有了长明灯。一种长明灯是双层结构,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,灯芯用醋泡制,外层装水,用以冷却灯油。这是个伟大的发明,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,而是受热挥发,醋泡过的灯芯能保持低温,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,但是长明终究是理想中的愿望。
那么,长明灯到底为何能够千年不灭呢?
长明灯都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,特别是灯油。相传,只要有空气和灯油,不管风吹雨打,它依然不灭!但是在墓地里面,空气稀薄,灯油有限,一直长明下去是不可能的。但是如果燃烧千年,却是可以的。
在发现的墓地中,有很多的长明灯都可以燃烧千年之久。同样的,也有的长明灯燃烧了一半便熄灭了,这与墓地中的空气有关系。长明灯的制作秘方已经失传,长明灯的真正秘密恐怕也难以发现了。
制作原因
网络配图
那么这种不寻常的灯代表着远古的高科技吗?我们的祖先如何出发明这些永不熄灭的灯?
不熄之火最早出现在各种神话故事中。据说这种不熄的火光是天宫之火,是普罗米修斯把它偷偷带给了人类。总之,人类由于机缘凑巧,知道了这个秘密。也许是某位先哲把它传给了人类,就像神农氏教会了人类种植农作物,有巢氏教会了人类建造住所。一旦人类得知如何制造永久的灯光时,消息不胫而走,全世界的庙宇都想装上这种永不熄灭的灯。
根据古埃及、希腊和罗马等地的风俗,死亡的人也需要灯光驱逐黑暗,照亮道路。因此,在坟墓被密封前,习惯于放一盏灯在里面。而富贵荣华之家就要奢侈一些,放上一盏不熄的灯,永远为死者照亮。千百年以后,当这些坟墓的拱顶被打开时,挖掘者发现里面的灯还在好好地燃烧着。
制造不熄的灯,古人是否轻车熟路?并非如此,一般平民的墓穴里都并没有这种灯。不过,并不富贵奢华的古代炼金术士的墓穴里也会出现这种灯。例如,公元1610年,一位叫洛斯克鲁兹的炼金术士的坟墓在他死后120年被掘开,人们发现里面也亮着这样一盏不熄的灯。于是人们怀疑古时的炼金术士和铸工懂得制造这种长明灯的技术。难道不熄的灯光与金属有关?
现代解释
网络配图
长明灯的灯芯含有白磷等容易遇氧自燃的化学物质,密封的坟墓里是缺氧的,当有人打开坟墓时,大量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涌入密封的坟墓,引起白磷等化学物质自燃,使长明灯被点燃。而开掘坟墓是有一个过程的(特别是历史越悠久的密封坟墓)其中因为缺氧,以及坟墓密封后自身产生的有毒化学空气,一般开墓之后的前一段时间是不能进的(很多没经验的盗墓者死在窒息或中毒),要等墓室空气清净才能进。这个时间差造成人们进入墓室发现灯是燃烧的,结果误以为是灯一直都是
- 上一篇:古代赵飞燕是什么样的女人-赵飞燕哪个朝代的妃子-枝江扬子ht3热水器拆解图片 [2024-06-10]
- 下一篇:古代怎么治瘟疫-古代治瘟疫的措施有哪些 [2024-06-10]